SEO观察
研究搜索引擎优化(SEO)技术。

留存率是什么意思,怎么计算,如何提高用户留存率?

留存率指的是在一定时间段内,用户或客户在系统、应用或平台中继续保持活跃或持续使用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比例。它是衡量用户忠诚度、产品吸引力及用户留存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按照百分比计算。

留存率是什么意思,怎么计算,如何提高用户留存率?

一、留存率怎么算,计算公式是什么?

留存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留存率 = (某时间段继续使用产品的用户数 / 上一个时间段的总用户数) * 100%

要计算留存率,需要知道某一时间段继续使用产品的用户数和上一个时间段的总用户数。某一时间段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日期范围(例如一周、一个月),上一个时间段指的是前一个时间段的总用户数(例如上一周、上一个月)。

二、留存率多少才算是正常的?

针对APP留存多少才算正常,Facebook提出的供参考的标准是“40-20-10法则”。分别代表次留40%;7日留存20%;30日留存10%。

电商行业的参考标准:次留35-40%;7日留存15-20%;30日留存5-8%。

游戏行业的参考标准:次留30%;7日留存15%;30日留存小于5%。

教育行业的参考标准:次留25-35%;7日留存10-15%;30日留存5-8%。

从上面知乎某网友分享的数据来看,留存率确实不存在统一的标准。茹莱神兽认为,非要有一个参考标准,那从业界行业领头者的留存数据进行分析对比。

不同行业留存率有所不同,也会因产品类型、行业特点、用户特征等因素而异。一般来说,高留存率表示用户对产品的表现和关注度较高。

三、留存率低是怎会回事,由那些原因造成的?

较低的留存率意味着产品或服务的用户流失较多,可能是由于用户体验问题、内容质量不佳、竞争对手的吸引力等原因导致的,具体是什么原因,对产品的留存数据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

茹莱神兽认为,产品或服务常见低留存率可能存在的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

1、用户体验问题

产品界面设计不好、功能不完善、操作不便捷等,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和留存意愿。

2、竞争激烈或市场饱和

市场上同类型的产品过多,用户有更多选择,对于某一个产品的留存率可能会较低。

3、缺乏个性化和精准化推荐

产品未能根据用户的兴趣和需求,提供个性化和精准化的推荐内容,导致用户不再使用。

4、激励机制不足

缺乏激励用户继续使用产品的机制,如奖励、优惠等,用户没有足够的动力留存下来。

5、用户流失和转化问题

用户可能因个人需求变化、竞品优势等原因,选择流失或转化至其他产品。

四、留存率低怎么办,如何提高留存率?

众所周知,留存率是产品持续增长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较高的留存率通常意味着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较高,或者他们在使用过程中获得了足够的价值和利益,从而选择继续保持使用。

那么,如何提高产品或服务的留存率呢,具体有那些方法。

1、改善用户体验

不断优化产品的界面设计、功能性和操作流程,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便利性。

2、个性化和精准化推荐

利用用户的行为数据和偏好,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内容,增加用户的使用兴趣和停留时间。

3、增加用户参与度和互动性

通过用户调研、用户反馈和社交互动等方式,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忠诚度。

4、提供激励机制

设立用户奖励和优惠活动,鼓励用户继续使用产品,并提供独特的价值和体验。

5、持续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和功能

不断更新产品内容和功能,提供用户感兴趣的信息和增值服务,使用户有动力继续留存下来。

6、定期跟进用户需求和反馈

积极关注用户的需求和反馈,及时做出相应的改进和调整,提高用户满意度和留存率。

7、加强用户教育和引导

提供让用户了解产品更多功能和使用方法的教育资料、指南或视频等,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和使用产品,从而增加留存率。

8、数据分析和优化策略

通过对用户行为和留存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潜在问题和机会,根据数据结果优化产品和运营策略,持续改进留存率。

9、建立用户社群和关系

通过社交媒体、论坛等渠道,建立用户社群,促进用户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加用户黏性和留存率。

10、清理流失用户和重新激活用户

定期清理流失的用户数据,同时采取措施重新激活这部分用户,例如发送个性化的邀请和推荐,引导他们重新使用产品。

本篇最后总结

留存率是许多企业的关注重点营销数据指标之一,提高留存率对于公司和品牌的长期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留存用户通常会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如持续购买、口碑传播和更高的客户忠诚度。

茹莱神兽认为,想要提高产品或服务的用户留存,必须要找到留存率低的原因,然后在进行用户行为数据分析,从中提出改进方案,然后进行实验测试,用以重新激活用户,进而提高产品留存。

本文地址: https://www.badpon.com/5021.html,作者茹莱神兽,转载请注明出处。

赞(0) 打赏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免责申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底部QQ邮箱,本站将及时删除,谢谢!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微信扫一扫打赏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